什么是半固态电池隔膜呢?

Date:2025/3/18 15:03:17 / Read: / Source:本站

“固态电池”一般分类有三种,分别是:半固态、准固态以及全固态,它们都可以笼统地统称为固态电池,而区别是它们的液体含量分别是5-10wt%、0-5wt%、0wt%。

固态电池的分类

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是半固态电池中的一个重要组件—半固态电池隔膜,半固态电池隔膜是介于液态电池与传统全固态电池之间的一种关键组件,其设计需适应半固态电解质(凝胶态或固液混合态)的特殊需求。以下是其核心特点与技术解析:

一、功能与核心作用

  1. 离子传输与物理隔离

    • 与传统液态电池类似,需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同时允许锂离子通过。但半固态电解质粘度较高,隔膜的孔隙结构需优化(如孔径分布、曲折度)以降低离子传输阻力。
    • 部分设计中,隔膜与电解质可能形成一体化结构(如涂覆凝胶电解质层),增强界面接触。
  2. 机械支撑与稳定性

    • 半固态电解质可能因充放电膨胀产生应力,隔膜需具备更高机械强度(如采用聚酰亚胺PI或陶瓷增强材料)以维持结构完整性。
    • 抑制锂枝晶穿透,需通过多层复合结构(如陶瓷涂层、聚合物基材)提升抗穿刺能力。

半固态电池的结构

二、材料创新与技术路线

  1. 陶瓷复合隔膜

    • 在传统聚烯烃(PP/PE)隔膜表面涂覆氧化铝(Al₂O₃)、二氧化硅(SiO₂)等无机颗粒,提升耐高温性能(可耐受200℃以上)和电解液浸润性,同时降低热收缩率。
  2. 聚合物基隔膜

    • 采用聚偏氟乙烯(PVDF)、聚丙烯腈(PAN)等高极性材料,增强与半固态电解质的相容性,减少界面阻抗。
    • 部分研究使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纳米纤维隔膜,通过高孔隙率(>60%)提升离子导通效率。
  3. 固态电解质复合隔膜

    • 将硫化物或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如LLZO)与聚合物结合,形成兼具离子导率(10⁻⁴~10⁻³ S/cm)和柔韧性的混合隔膜,逐步向全固态电池过渡。

三、性能优势与挑战

  • 优势

    • 安全性提升:减少液态电解液泄漏风险,配合半固态电解质实现更高热稳定性(耐温可达150℃以上)。
    • 能量密度优化:通过更薄(≤10μm)或更高孔隙率设计,提升电池体积能量密度。
  • 挑战

    • 界面阻抗:半固态电解质与电极的固-固接触可能导致界面电阻增大,需隔膜表面功能化处理(如引入亲锂涂层)。
    • 成本与工艺:陶瓷/聚合物复合隔膜的规模化制备(如连续涂覆技术)仍存在良率与成本问题。

四、应用与研发进展

  1. 企业动态
    • 恩捷股份:开发陶瓷涂覆隔膜适配半固态电池,已进入清陶能源供应链。
    • 旭化成:推出“Hipore”系列高孔隙率隔膜,支持高粘度电解质体系。
  2. 学术前沿
    •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提出“Janus隔膜”(一面亲锂、一面疏锂),定向调控锂离子流,抑制枝晶生长。
    • 清华大学团队研发的“双连续结构隔膜”,通过3D互穿网络设计同时提升机械强度与离子导率。

五、未来发展方向

  1. 材料-结构协同设计:结合仿生学(如蜂巢结构)优化孔隙分布,平衡强度与导离子能力。
  2. 原位固化技术:在电池封装时将液态电解质原位转化为半固态,减少隔膜-电解质的界面缺陷。
  3. 回收兼容性:开发可降解聚合物基隔膜,降低环境负担。

半固态电池隔膜作为过渡技术的关键环节,其创新将加速半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并为全固态电池提供技术储备。开云官方在线入口已经生产并交付了国内*套半固态电池隔膜生产线,该生产线目前运行正常,已经开始量产作业。

Author:admin


现在致电 18627187890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Go To Top 回顶部